馬鈴薯黑痣病又稱“馬鈴薯立枯絲核病菌、馬鈴薯褐色粗皮病、馬鈴薯莖潰瘍病”,是一種土傳真菌性病害。主要表現在馬鈴薯的表皮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斑塊,即黑痣病菌核。在馬鈴薯種植區黑痣病日趨嚴重,且發病較為普遍,一般可造成馬鈴薯減產15%左右,個別年份可達全田毀滅,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。
1 危害癥狀
01 幼芽癥狀
主要會出現一些病斑,呈黑褐色,這就會導致內部組織的生長點壞死,同時阻礙了幼苗的正常生長發育,有的雖然也會在基部上再生出嫩芽,但普遍都會發生腐爛,最終出現缺苗或出苗晚的現象,進而減弱幼苗的長勢。
02 莖部癥狀
主要是在莖干的莖基部出現斑點,一般為褐色,呈凹陷狀,長約1~6cm。患病部位常被紫色菌絲層覆蓋,嚴重的的會生出菌核,然后菌核會逐漸的擴大,直至莖基全部呈黑色,且表皮開始腐爛,接著由于莖基組織受損,阻斷營養物質的輸送,而導致葉片枯黃,最終覆倒死亡,這時通常會出現氣生塊莖。
03 塊莖癥狀
塊莖發病,一般會出現菌核,這些菌核大小不等、數量不一致、且形狀也不相同,有塊狀或片狀、散生或聚生的,共同點是都緊緊的附著在表面上。但有的由于受到病菌侵染可能出現破裂現象,或者出現銹斑,更有甚者會在貯藏期發生腐爛。
2 發病規律
01 傳播途徑
病原以菌核在病薯塊上或土壤中越冬,其一般會存活2-3年在土壤中。帶菌種薯會成為傳染源來侵染次年的馬鈴薯,同時還是進行遠距離傳播的最主要路徑。病菌侵入的主要手段的直接或者經傷口侵染其幼芽,導致幼芽的病變,最終造成病苗;到了生長期,主要是因為灌水、昆蟲和農事操作等對植株造成創傷而被病菌侵入;生長后期,產生菌核越冬。發病的高峰期,一年中有2次,分別為:苗期至現蕾期;開花期至結薯期,這兩階段要最好防御。
02 發病條件
菌核在8~30℃皆可萌發,菌絲發育最適溫度23℃,田間發病程度與春寒及潮濕條件密切相關,播種早或播后土溫較低的情況下發病重,低洼積水田易于發病,分生孢子萌發適溫為26~30℃,當葉面結露或有水滴時,有利于分生孢子萌發和入侵,尤其連續陰雨或濕度高于70%,此病發生嚴重甚至流行。連作年限越長發病越重,前茬為茄科作物,發病率高。
03 品種間抗性差異
品種不同,抗病差異懸殊。荷蘭薯、V7、費烏瑞它、布爾班克發病率低,抗病性強。大西洋、夏波蒂發病重,抗病性差。
3 綠色防控措施
01 轉作倒茬
因為菌核可以長期存活在土壤中,所以要采取倒茬種植,最好與小麥、玉米、蕎麥、大白菜、胡蘿卜及豆類等作物倒茬,實行3年以上轉作,避免重茬種植。
02 選用抗病品種
最好是選用具有抗病性較強的且具有優良性狀的品種。目前生產中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有荷蘭薯、冀張薯3號、冀張薯8號、費烏瑞它、布爾班克等。
03 選用無病種屬
建立無病留種田,培育無病壯苗,采用無病種薯播種。
04 加強田間管理
如果在田間發現了病株,要及時除掉,并對病穴進行消毒,通常撒入生石灰來消毒。還要對地塊進行合理選擇,要挑選地勢平坦、易排澇的田塊,這樣可以使濕度即適當降低。增施有機肥,生長過程中多施鉀肥,增施有機肥,以提高馬鈴薯的自身抗病性。適時晚播和淺播,以提高地溫,促進早出苗,減少幼芽在土壤中的發育時間,減少病菌的侵染。未成熟收獲,在馬鈴薯成熟前14天割秧后收獲,有利于減輕黑痣病的發生程度。
05 藥劑防治
種薯處理:為防止種薯帶病和土壤傳染,每播種100個薯塊用20%甲基立枯磷乳油30~50mL、24%噻呋酰胺懸浮劑30~50mL或2.5%咯菌腈懸浮種衣劑(適樂時)100~200mL等藥劑稀釋后拌種。
藥劑溝施:種薯播種后覆土前,用25%嘧菌酯懸浮劑噴施薯塊和土壤,每667m-用量60~80mL,然后覆土。
生物防治:細菌中芽孢桿菌屬、鏈霉菌屬、假單胞菌屬及真菌中粘帚霉屬、木霉屬等對馬鈴薯黃萎病、瘡痂病、黑痣病及線蟲有較好的抑制作用。